粮食安全背景下,粮食仓储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021年11月11日 来源:河南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粮食安全背景下粮食仓储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较差
当前,我国部分粮食仓储机构缺乏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粮食仓储对于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性,这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多种方式。首先,部分粮食仓储单位思想传统,再加上利益层面的考虑,使其反对执行科学的管理手段。其次,部分仓储单位不重视科学储量方式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对于低温制冷、计算机参与仓储环节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最后,科学储粮需要消耗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成本,这对于盈利能力较差的储粮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存在较大的经济风险。
(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当前,大部分储粮单位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其年龄往往较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待遇方面的问题,不容易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储粮单位管理部门当中。
这一现状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首先,大部分的粮食储存专业学院都停止了办学,相关单位很难从高校中吸纳专业程度较高的人才。
其次,当前大部分储粮单位的经济效益并不高,无法将大量经费投入到人才培训以及人才招募上。
最后,由于效益较差,粮食仓储单位通常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以上因素综合导致粮食仓储人才队伍中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进而限制了科学储量管理制度的发挥。
(三)粮食储备方式不合理
我国当前实行的粮食储备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起到较好的粮食存储效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在粮食仓储结构上没有进行细分,对大部分粮食统一采用长期静态储存的存放方式,这种措施节省了人力,但不利于粮食品质的提升。
(2)行政干预现象严重。现行的粮食储备机制大多是有行政单位进行统一调配的,并不能引入市场调控作用。
(四)仓储作业流程存在操作风险
在粮食仓储作业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原因而产生操作风险问题,进而使粮食存储出现重大损失。具体来说,常见的操作风险包括以下几种:
(1)机械通风作业操作风险。该风险是指操作人员在进行通风过程中并没有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在不适当的时机对粮食进行通风作业不仅会直接增加粮堆顶部的水分,造成区域粮食变质,甚至在机械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对机械本身造成损害,在特殊情况下,还有可能使粮仓出现火灾隐患。
(2)化学药剂重熏作业风险。该风险是指管理人员在利用化学药剂对粮食品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并未按照规定进行施药、补药、散气等操作。
除以上两种各种风险外,在实践中还存在其他操作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导致粮食变质,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火灾等重大灾害,进而严重威胁公共财产安全与仓储人员的人身安全。